第(2/3)页 其实皇帝就算再好色,也没这个体力和时间。多娶老婆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外戚势力,通过外戚压制豪强。恨不能有多少豪强,就娶多少老婆,希望让外戚和豪强平衡。 当然还有一个势力也是皇帝很信任的,就是宦官。从汉朝到清朝,宦官是皇帝最顺手的武器,用来对抗贵族也好,士大夫也罢,都非常好用。 宋朝之后,外戚基本就没什么优势了,因为皇帝已经掌握了士大夫斗士大夫的办法。士大夫阶级出现之后,如果想要用外戚,外戚也得通过科举才行。可外戚通过了科举,那外戚也不是外戚了,也是士大夫的一员。 其实从晚唐开始,党争就已经是皇帝的必备手段了,宋朝开始成熟。所以宋朝之后基本没人批评皇帝乱娶老婆了,爱娶不娶,反正外戚势力已经不成气候,威胁不到士大夫了。 从汉朝形成的皇帝、外戚、豪强的平衡关系,被皇帝、派系、派系的关系取代。 这里就可以看出宋朝的包拯铡国舅爷这种操作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,包拯是士大夫,国舅爷是外戚,士大夫斩外戚就是这么硬气。皇帝也不会因为一个国舅爷就破坏派系和派系之间的平衡。 由此可见,人才的选拔确实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格局。当地方豪强把握人才选拔的时候,皇帝只能重用外戚,只能通过联姻获得支持。 当人才选拔机制被朝廷掌握,那皇帝就不需要再用外戚了,直接拉拢一部分士大夫就行了,特别是士大夫中那些没有根基的寒门和庶民,形成两个派系,让他们党争。 当然党争的结果就是浪费国家的资源,但皇帝的位置坐得稳稳当当。皇帝肯定是先保自己,然后再保国家。自己的位置都坐不稳,皇帝可不管国家会怎么样。 眼下岛国的局势,就是华族向派系推举人选,然后派系和派系进行争斗。推选的人才基本都是自己的亲戚或者是手下,都是自己能信得过的人。 这些人也不是考试上来的,而是通过父传子来确定的。父亲做这个工作,儿子继续做这个工作,可能做得好了就被选中了。 当然学识也很重要,比如外出留过学之类的,但这也只是参考条件之一。留学生并不是和留学生竞争,而是和世子竞争。比拼的也不仅仅是能力,还有忠诚度。 第(2/3)页